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学科方向布局:生物学学位点包括:微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重点打造“细胞稳态与疾病机制、保护及进化生物学、微生物与动植物互作”等3个优势特色研究领域;强化学科交叉,发展“功能小分子化学生物学及创新药物”方向,显著提升学科内涵式、融合式和创新式发展。
师资建设:学位点近两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效果显著。2021年张克勤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杨崇林、陈大华研究员获得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称号;2021年于黎研究员获得首届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20年和2021年余迪求研究员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汤开磊副研究员入选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孙建伟教授、路群研究员入选云南省杰青;罗静研究员、尹秋媛副研究员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21年引进东陆青年学者10人、青年科研人员5人、博士后3人。
平台建设:生物学学位点目前有3个国家级支撑平台,如“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微生物库”等;3个教育部平台,如: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及多个其他代表支撑平台,如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实验动物中心具有2万笼SPF级小鼠规模,已投入使用,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平台助力科研持续产出。
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位点建有健全的教学运行机制,如,学分制系统、教师工作量计算系统、学位课+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的选课系统;教学管理随着“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生物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生物学学位论文评审相关规定”等规章制度的建立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生物学学位点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每年学科建设经费约2000万元,用于支持生物学学科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
研究生课程设置科学化、系统化,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学科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近两年学生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Nature、Journal of Cell Biology、Nat.Commun、PNA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
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张汉波教授领衔的《微生物学》入选云南省首批一流省级教学课程;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一流课程1门,编写教材5本;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邵志会、罗静、胡凤益);省级优秀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1篇。2021年共有17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7名学生获得省政府奖学金;617人获得学业奖学金,5人获得岳虹奖学金。
2020-2021年生物学学位点共招收博士研究生93名,硕士研究生646名;两年共有350名研究生获得学位(49名博士,301名硕士)。学位点严抓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学校和学院一级学科层面均具有健全的研究培养和质量监管政策。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方面,有论文预审、盲审等环节,力保学位论文质量。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建有健全的处置学术不端的有效机制。
研究生办公室包含1名副院长及2名教师,主要服务于研究生的招生、管理及毕业等日常工作;学院设有研究生培养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培养委员会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均由熟悉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作风正派的研究生导师组成。研究生培养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改革方案及研究生培养的其他具体事宜等;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学生的毕业资格及毕业论文,审查通过申请学位者名单,确定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及科目等事宜。
三、师资队伍
建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异、业务能力精湛的师资队伍。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名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近五年,新增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杨崇林、张建、陈大华、于黎),4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计划(祁斌、程郢、黄斌全、刘煜),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邹成钢),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丛培允、杨崇林、于黎、陈大华),2人入选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30多人次入选云南省各类人才项目,新引进20余位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招收博士后25人。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博士后、科研助理的研究梯队。
生物学学位点目前有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110人;导师团队均有博士学位。健全导师岗位选聘制度,制定了全面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选聘标准,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导师选聘质量。2020-2021年本学位点共选聘博士生导师22名;共41名博士生导师参与省级考核,并全部考核通过。多名导师任著名学术期刊(FEBS Journal、JGG等)的编委及重要学术组织(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动物学会)的理事长及理事。2020-2021年期间共有30余位教师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如“第六届(2021)中国秀丽线虫学术大会”等。
四、科学研究
学位点依托云南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独特战略区位,面向生物学研究国际前沿,在“细胞稳态与相关疾病机制”、“保护及进化生物学”、“微生物与动植物互作”等3个特色学科方向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原地区动物进化与保护、早期动物物种的起源与演化等方向上均取得重要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根结线虫生物防治、多年生稻种植推广、微生物资源应用、绿色食品研发等成果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主要建设成效:学术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水平显著。获得各种奖项1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发明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余项。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第一单位SCI收录科研论文108篇,其中多篇发表在Nature、Journal of Cell Biology、Nat.Commun、PNA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武旭娜研究员应Springer nature出版社邀请,主编出版了《Plant Phosphoproteomics》专著;姜怡副研究员等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放线菌资源及药物发现》专著。
2020-2021年期间,共获得国家基金资助50余项,重大重点项目11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8000万。2020年张克勤院士成立了“科学家工作室”,项目经费1000万元。
五、服务社会
针对人类重大传染病病原体检测、疾病诊断和疗效监测,构建快速、灵敏、价廉的新型生物传感器,获批中国发明专利1项。与云南白药集团开展建立虫草菌粉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参数与关键点的工作,形成生产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评审要求),获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多年生稻技术在云南、全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开始应用,获国家领导人及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云大107’在非洲乌干达通过国家审定;在缅甸开始进入大田试验示范。
张子杰研究员的咨询报告“新冠疫苗无应答人群第三针的临床研究”2021年9月3日被中央办公厅采纳,采纳刊物为《每日汇报》,采纳题目:“宜尽快启动高风险人群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于黎研究员参编《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主编2项滇金丝猴地方标准。Nature在Spotlights专栏详细报道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动物遗传与分子进化省创新团队在动物保护与进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张志刚研究员发布了可可西里生物多样性的纪录片,联合华大基因建成了高原动物微生物数据库(https://db.cngb.org/qtp/)。
2020-2021年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到校经费总额为579余万元。
六、不足与短板
整体基础较差,底子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持续提升,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学位点所在学科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围绕主干学科,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前沿重大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布局,强化高水平科学研究。深化学科与行业、企业合作,快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进一步推进科教融合,实验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